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概括每節內容(《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文章結構思路鑒賞)

《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發表於1979年7月,即中國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的第一個年頭。詩人把壓抑中釋放出的熱情化作對祖國新興的謳歌。

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概括每節內容(《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文章結構思路鑒賞)

舒婷是在中國正遭受十年浩劫的動亂中成長的。她初中畢業後即下鄉插隊,後又當過工人。在國家正處困苦的歲月,備嚐艱辛的舒婷,內心很迷惘、痛苦。

1978年12月,中國迎來了具有重大曆史意義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改革開放曆史新時期。1979年4月,詩人麵對祖國擺脫苦難、正欲奮飛的情景,以自己獨有的抒情方式寫下了此詩。

本節視頻將帶你從六個方麵來學習《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

第一,作者為什麽要寫這個文章,這其中既有作者的個人經曆所導致原因,那就是長期的情感的壓抑。也有作者以飽滿熱情迎接祖國新興的時刻到來時的興奮,寫出了作者對現實和曆史的思索以及對希望和理想的追尋時所產生的曆史責任感,更是為了抒發了作者強烈的愛國之情的需要。

第二,作者在本詩中用了什麽技法來表達這份情感,既然是以詩歌的形式來抒情,必然是以意象來蘊含情感,在本詩中,意象極為平凡普通,這樣更顯得這份愛國的感情真摯而且真實,作者是抒情主體,與抒情對象祖國交融在一起,四個意象群把作者的情感層層加深,形成遞進和激昂的情感基調。

第三,本文出現了哪些意象,,本詩用了四個意象群來寄寓作者情感,分別寫出了作者對祖國母親貧窮落後的曆史和種種沉重的負累的悲痛和感傷,作者看到祖國母親從“貧困”“悲哀”過渡到希望

時候的的自信和希望,作者對祖國新興在望的欣喜和激動,以及作者願意奉獻自己的一生去換取祖國的富饒、榮光以及自由。

第四,本文主要表達了作者回望祖國苦難時的痛苦悲傷,希望呈現時卻無法施展的痛苦。終於看到祖國新興轉折時的喜悅和激動,最後願意獻身祖國的情感。

第五,本文的寫作特色是意象平凡、反複詠歎、用第一人稱達到主客交融的效果。

最後,看一下我們為什麽要學這個文章。作為抒情主體,作者讓自己與詩中的意象相互融合,即用“我是……”的句式,讓物化的自我形象,匯注於祖國的形象之中,使得情感表達更加濃烈。(2)詩的每一節,都用“祖國啊”作為結尾,這是反複手法的運用,而這種運用又使每一節的抒情呈現了不同的效果。四個“祖國啊”,反複吟詠,將感情逐層推進,給全詩營造了回腸蕩氣的詠歎氣氛。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相关推荐